万银鼎信配资 人身险预定利率即将下调 多款产品停售
涉及重疾险、年金险、两全保险等多个领域
“前两天有看到弹窗通知,当时没有很在意,但这两天进去就发现买不了了。”杭州的李女士表示,此前购买过某保险公司的分红型终身寿险,前两天收到通知,告知她产品即将停售,如要增加份额需尽快。当时她忙于工作一时忘了,这两天再登录保险公司App想购买,发现该产品已经停售。
事实上,根据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,9月起,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将下调。7月底以来,多家保险公司陆续停售现有人身险产品,包括重疾险、年金险、两全保险等不同类型产品。
人身险相关产品陆续停售
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下调的靴子终于还是落了地。
7月25日,中国保险行业协会(以下简称“保险业协会”)发布的信息显示,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.99%,较上季度的2.13%再次下探14个基点。
此前,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.5%。今年一季度,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已经调整过一波,降为2.13%,当前为1.99%。也就是说,按照目前预定利率的动态调整规则,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已连续两季度“超限”,触发上限调整机制。
调整的直接后果便体现在保险产品上。目前,多家保险公司陆续发布公告,停售现有人身险产品(包括重疾险、年金险、两全保险等)。尽管停售日期各有不同,但整体会在8月31日前停售。
比如,泰康人寿已于7月底发布三则产品停售公告,8月31日起将合计停售超50款产品。太平洋健康险近日发布公告称,8月31日将停售13款产品。
针对此前保险业协会发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调整事宜,中国人寿、平安人寿、太平洋人寿等险企发布公告称,将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。其中,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将调整为2.0%,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将调整为1.75%,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将调整为1.0%。多家险企明确,8月31日24时起,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。
业内人士表示,预定利率下调后,保险产品保费将迎来不同程度的上涨。据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测算,以30岁男性为例,传统险预定利率从2.5%下调到2.0%后,年金险、终身寿险、定期寿险、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.9%、20.8%、3.6%、7.6%和17.7%。
保险产品迎来“洗牌”
分红险产品或成主流
此次预定利率下调后,将对保险产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?
业内人士认为,此次调降之后,普通型产品上限调降50个基点,分红型调降25个基点,万能险调降50个基点。总体符合市场预期,其中分红型保险调降幅度小于其他险种,未来分红型保险的相对吸引力有望有所增强。因此,具有“保底+浮动”收益特征的分红险产品有望成为险企的主推产品。
“分红险无论是和同样具有刚兑属性的储蓄存款相比,还是与净值化、浮动收益的银行理财、债基相比,均具有相对优势。”中信证券研报指出,目前大型银行5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仅为1.3%,随着大量储蓄存款到期,储蓄存款活化和搬家的趋势有望形成;分红险将是实现储蓄存款搬家的有力产品,预计保险公司9月份起将全面进入分红险时代,负债结构实现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的拐点。
与此同时,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表示,后续将重点发展分红险。
长城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,公司采取“调结构、控风险、强创新”的策略,推动产品体系向浮动型、保障型方向转型,已启动产品切换工作,部分主力产品低预定利率版本的备案已完成。
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认为,此次非对称调整有望使得分红险竞争力边际提升,既契合监管对分红险销售支持的指引,也将助力险企加大分红险销售力度,优化负债产品结构。
“预定利率调整后,分红险保底收益仅比传统险低25个基点,且拥有浮动收益设计,对客户的相对吸引力更高,预计新单业务结构加速转向分红险,而分红险占比提升将进一步缓解险企刚性成本压力。”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认为,市场储蓄需求依然旺盛,同时在监管持续引导和险企主动性转型下,负债成本有望逐步下降,利差损压力将有所缓解。
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万银鼎信配资 小叶医探 | “泳池病”高发如何防护?跟着专家给泳池做“体检”
- 下一篇:没有了